时间:2022-08-27 21:13:10 | 浏览:4182
撰文/ 《财经天下》周刊作者 曾广
编辑/ 陈芳
“现在在超市便利店,已经不敢随便拿不认识的冰棍了。”一名消费者向《财经天下》周刊吐槽,现在的冰棍贵得让人吃不起。
确实,从钟薛高开始,定价十几元一支的冰棍或者雪糕越来越多,不久前“醋王”恒顺醋业跨界卖的雪糕,售价18元一支,茅台冰淇淋更是卖59元起,甚至有夸张的雪糕卖到了一百多元,让人直呼天价。
尽管冰棍越来越贵已经成为共识,但《财经天下》周刊在走访中发现,市面上还有一些冰棍坚持以1元左右的价格销售,例如蒙牛小布丁、老中街冰棍、伊利老冰棍等。这些产品,很多都是有着十几年甚至更久历史的经典产品,即使经历了多年的通胀和成本上升,价格也只有小幅上浮。
以北方常见的老中街冰棍为例,在商超和小卖部普遍售价1元左右,在很多批发商那里最低的价格能做到0.4元到0.5元,并且“一根也能批发”。在冰棍涨价的浪潮下,这类产品反而成为了其中的异类,它们为什么能够一直坚持低价?卖低价冰棍究竟赚不赚钱呢?
隐藏在永辉超市冰柜角落的老中街冰棍。图/作者
涨价潮下的1元冰棍
天价雪糕,正在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吐槽。
一周前,抖音博主“下铺阿豪爱偷吃”发了条视频吐槽那些其貌不扬但价格高昂的“雪糕刺客”,短短一周时间,该视频获得了180万赞,超过20万条转发。
在视频中,该博主有意避开了“朴素中带着奢侈”的钟薛高,选择了一款包装“平平无奇、位置偏僻、色彩低调”的雪糕,没想到售价依旧高达15.8元。
另一名抖音博主“地位极高硬气鑫”的遭遇更加离谱,五天前,该博主发视频吐槽称,自己女朋友在超市拿了一盒雪糕,原本以为可能要二十多元,结果结账时发现需要160元,这个视频获得了183万赞,超过30万转发。
抖音“雪糕刺客”相关短视频,播放量高达4.6亿次。图/抖音
“以前不敢拿巧乐兹,现在只敢拿巧乐兹。”雪糕涨价潮下,当年定位中高端的巧乐兹已经成为平价产品,而售价更低的老冰棍、糯米糍、绿色心情等更是成为性价比代表。
《财经天下》周刊在走访中发现,虽然冰棍卖得越来越贵,但市场上依然有售价在1元左右的冰棍。不管是伊利、蒙牛这样的乳业巨头,还是中街冰点、宏宝莱这类专门的冷饮企业,旗下都还有大量1元左右的产品。
例如伊利的老冰棍、冰工厂、巧克力棒、玉米棒;蒙牛旗下的小布丁、绿色心情、玉米棒、蒙牛冰+;中街冰点旗下的老冰棍、糯米糍;宏宝莱旗下的沙冰、沙皇枣、非你不渴;光明冰点旗下的绿豆棒冰、赤豆棒冰等。
朝阳区一家超市的冷饮冰柜。图/作者
这些产品,大多数售价都在1元多,部分售价甚至不足1元,在很多街边小卖部、雪糕批发店,依旧可以随时买到。
一名家住北京通州的消费者向《财经天下》周刊透露,自己买雪糕基本都是去家附近的冰棍批发店,这些店里冰棍品类非常齐全,不仅有老冰棍、绿豆沙这类低价产品,也有钟薛高这类单价高的网红产品。
这样的冰棍批发店不在少数,《财经天下》周刊走访发现,北京其他区也有大量专门卖冰棍的批发店铺。一家位于北京朝阳的冰棍批发店老板透露,很多消费者来店里买冰棍,都是按箱买,老冰棍、绿豆沙这类产品往往一买就是一整箱。
实际上,虽然网红雪糕的声量很大,但即使放眼整个市场,5元以下价位的产品,目前依旧是市场的主流。
以伊利和蒙牛为例,一名雪糕批发商提供给《财经天下》周刊的价格清单显示,他们店内的20款伊利冰棍和26款蒙牛冰棍,批发零售价全部在5元以下,其中最便宜的为0.6元的蒙牛小布丁,最贵的为5元的伊利巧脆筒。
除了伊利、蒙牛、和路雪等品牌以外,该批发商同时还在卖钟薛高的产品,价格也比商超便宜,大多数在15元以内,但是据该批发商透露,钟薛高“几天都卖不出去一箱”,并非市场主流。
据多名冰棍经销商向《财经天下》周刊透露,目前店内销量最好的冰棍,基本还是3元到5元这个价位段的大品牌产品,光明冷饮研发负责人马中媛也告诉《财经天下》周刊,旗下雪糕卖得最好的主要还是4元到6元的经典产品。
售价1元,赚钱吗?
一根只卖1元,低价冰棍能挣钱吗?抱着这一疑问,《财经天下》周刊走访了北京多家冰棍批发店,经过了解发现,这部分产品虽然单支利润不高,但是毛利率并不低。
以老中街冰棍为例,该产品在北京的商超、便利店零售价一般为1元/支,但是进货价往往不到0.4元,毛利率超过50%